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成本却在不断提高,模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成本控制成为模具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如何通过成本控制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每个模具企业追求的目标。
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模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努力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专家视点的角度从成本控制的几个概念入手,说明了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从研发成本控制、采购成本控制、生产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营销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方面系统地阐述模具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并通过分析模具企业现存的成本控制障碍,总结出模具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方向指引。
一、成本控制的前提概念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1.成本分类
成本的属性可分为下列几种:
①.固定/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成本金额不随营业活动(生产或销售)而改变。房屋租金、保险费、广告费、管理人员薪金、按直线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都属于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则随营业活动之变动而改变。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营业税等都属于变动成本。对模具企业而言,必须增加产量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如降低材料消耗量和模具零件采购进价,以提高竞争能力。
②.直接/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又称可追溯成本,可以直接归属于各部门或某特定产品的成本。
间接成本:又称不可追溯成本,与各部门或产品有关,但不能或不易直接归属于各部门或产品,须以适当分摊方法计入各部门或产品之成本。
③.外露/内涵成本
外露成本:为购买资产的实际支出。如购买原料、机器、厂房等。
内涵成本:使用自有资产,而未实际支出的代价,如使用自有土地、房屋等。
④.学习成本
学习成本:当工人由于反复从事于同一工作,而逐渐熟悉该项工作后,将使其工作更有效率,可用较少时间来完成同一的工作,并减少错误。由于对工作流程、工具使用及工作方法的熟悉,使得浪费原料及重复工作的可能性减低,进而减少技术工人的雇用量,使得产品的单位成本在预期的情况下降低。当员工更熟悉其工作时,不但人工成本可降低,而且与人工有关的变动制造费用亦将减少。这种成本降低,就是学习的效果。
⑤.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耗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非生产业务的耗费,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产品成本:与特定产品的生产制造直接相关,它随产品流动而流动,如果特定的产品销售出去了,其成本就成为产品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配比;如果特定的产品未销售出去,则其成本将作为存货结转下期,可盘存成本由此而来。
期间成本(费用):随时间推移而在某一期间发生的成本,并进入当期的损益,不结转下期(不可盘存成本),与产品实体流动无关,不能直接归属于特定的产品,而归属于成本发生的生产经营持续期间(即为实现当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耗费)
开发成本:寻求、查访、评选供货商的支出,应包括订单处理的费用。
采购价格:与供货商谈判后的购入成本。
运输成本:国外采购供货商以FOB报价,买商需支付运费,甚至保险费。
检验成本:当进料检验所支付的品管人员薪资、检验仪器或机具的折旧费用。
试模成本:模具组装成本及试模成本。
仓储成本:包括仓库租金、仓管人员薪资、水电费、仓储设备(栈板、堆高机、自动搬运等)之折旧费用、保险费等。zy-plas
操作成本:机器设备使用之燃料费或水电费、操作之工时、人员训练等。
维修成本:模具损坏、故障检修、维护保养等人工及零件费用。
处置成本:拋弃老旧机器或废料之清运费用和环保成本。
2.成本控制原则
①.全面介入原则--成本控制的全部、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全部是对产品生产的全部费用要加以控制,不仅对变动费用要控制,对固定费用也要进行控制。全员控制是要发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建立成本意识,参与成本的控制。全过程控制,对模具的设计、制造、销售过程进行控制,并将控制的结果在有关报表上加以反映,借以发现缺点和问题。
②.因地制宜原则--适合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实际
③.例外管理原则--成本控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因为实际发生的费用往往与预算有上下,如发生的差异不大,也就不没有必要一一查明其原因,而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④.经济效益原则--提高经济效益,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
⑤.循序渐进和坚持不懈原则– 成本控制是一项目长远和短期相结合的管理活动。
3.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
采用变动(直接)成本分析法,对不同的成本习性进行控制的方法,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易使管理者较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而忽略对营销成本、物流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忽视了以全局的高度来审视企业成本,最终导致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约和误导了企业发展。